我的大学

大学有安静的环境,很少的外界干扰和影响, 在大学中形成独立的三观,能很好地抵制社会上的随波逐流。 大学是全面思考和认识自我的关键阶段。

大一大二:

大一大二作为整体来讲,一方面,这都是一个准备和积累的阶段; 另一方面,这两年经历也很相似。 总体来说,浑浑噩噩,不思进取地混着大学。 大学刚开始的时候,也曾下定决心,想在大学做出一些改变和突破, 但大部分打算都是望而却步了。

1、学习

我们这一代人还是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影响。 读高中时,压根不会考虑为何读大学,以及大学的意义是什么。 我的高中对教育的管理不算严格,大学没有约束后,我就变得自由散漫了 (ps:高中的时候对学习态度也不是非常端正,只是那时有管理和约束)。 当然也有截然不同的人,由于高中的严格管理,学习成为了一种无意识的习惯。

成绩中等偏上,属于期末突击学习型。 在学习问题上,我更加重视自学能力。 个人的自学习惯,是从初中时开始养成,到了大学,却是重新体会到自学的意义。 自学能力也是能够让我最终成为一名前端工程师的一大原因。

2、生活

很多时间都交给了上网、小说和游戏这三大害。

大一还不能带电脑的时候,就去网吧。现在回想起来,我都搞不懂当时去网吧干什么,感觉挺荒废的。

小说呢,是从初二接触的。刚开始是传统武侠小说,高中开始看玄幻、修真、新武侠等网络小说, 大学又进一步拓宽,历史,游戏、穿越小说等。小说看多了,也逐渐到了好书难求的地步。 到了大三,也算因为可读的网络小说太少,不怎么花时间了。

说说游戏,一名较资深的单机游戏爱好者。大学是重温以前玩过的游戏,或继续相关的游戏系列。比如轩辕剑,仙剑,三国志,使命召唤,英雄无敌,暗黑,魔兽争霸、dota、武林群侠、刀剑封魔、富甲天下、三国群英……还是挺乐趣的,当然也算浪费时间。

因为大学很自由,自律能力也差,变得更懒和喜欢睡觉。不爱运动(而喜静),身体素质也变差了。

3、社团

大一参加了校学生会宣传部和信网技术部两个学生组织, 这样做应该是看了网上的心灵鸡汤,有点随波逐流, 想着在社团里面会有更精彩的大学,能锻炼自己的能力。

在校级学生组织中,与学院或年级学生组织相比,在接触事物与人上, 校级学生组织更为宽广,有着无形的好处,这可以算作一种锻炼。

在校学生会宣传部当了一年初干,然后就离开了。

大二继续留在信网,因为想通过社团,使个人能力得到锻炼,性格得到改善。 成为中干后,锻炼的机会变多了,在社团活动上的积极性也增强了。 开始正式地制作网站,包括电光09、志愿活动录入管理系统、后勤集团官网、 墨痕文学社以及青年在线改版,都给我留下了挺深的印象。 我能够选择成为前端工程师,这就是一个伏笔。

大三篇:

还是懒惰得很,意志力也差,学习上是更加懒散。 幸好有洋洋和立刚两位大神,考前好好地突击准备,不至于挂科。 英语6级还没有过,已经考了3次了,当年的英语知识都不知丢哪去了。

大三的绝大部分精力都是投入到学生组织上,因为我担任了信息网络中心的主任。 以至于游戏也怎么玩了,小说看得也少了,上网也大部分在学习技术知识。

在个人能力上,自己做了很多网站,在技术上成长了很多。 做了6、7个,专心经营则是电光09年纪网站。

有时候挺羡慕小文的思维方式(但学不来), 拿到事情,不多想,凭着刚开始的热情就去做,是青春热血。 我个人的话,工科化思维很严重,做事情喜欢思前想后,计较得失,反而失去很多乐趣。

大四:

离开信网有段时间,有些新的理解。当境爱境,离境舍境,脱离后再回头看,有完全不同的感受。

  • 关于组织管理?明确组织定位,思考组织发展并规划好,关心成员成长,提升凝聚力。
  • 一份耕耘,一份收获。大三是苦逼的,也是收获的一年。更好地认知了自我,学会了更好地做事。
  • 怎么看待不给力现象?有时候自己头脑发热,有许多想法,冷静后才觉得时机不对,也就是现状不给力。这样的情况,一是积极准备,二是保持耐心。
  • 名正则言顺。有些事情,适合从上而下推动,这就是组织高层应该做且必须做的事情。依赖人的自觉性,本身是反人性的,关键时刻必然需要名正之人出来顶住压力,推动变革的发生。

大学差不多算结束了,大四的成绩一塌糊涂,不过只要及格就行。 说起本专业,大一大二还不太懂,等我大约懂了这个专业后,好像也没什么好说的。 自己在射频和通讯方面的理解能力有限,特别是电磁场、雷达,偏重于很复杂的数理运算,头疼无比。

有人问我为什么没选择计算机专业呢? 其实我是想选择这个专业,当时误以为电子信息也是计算机专业,搞错了。 后来也没选择换专业,主要是懒得动,而且第一年也没搞懂自己专业到底是什么。